中国银行完成发行 300亿元“永续债”

新闻热点 2025-09-15 05:50:20 15749

  中国银行日前发布公告,永续债该行于2023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国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了该行发行不超过45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资本工具的议案。经相关监管机构批准,银行亿元时代洞察中国银行于2025年7月22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简称“本期债券”),完成并于2025年7月24日发行完毕。发行

  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300亿元人民币,永续债前5年票面利率为1.97%,中国每5年调整一次,银行亿元在第5年及之后的完成每个付息日附发行人赎回权。本期债券募集的发行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补充中国银行的永续债其他一级资本。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近年来,银行亿元时代洞察在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下降、完成利润留存补充资本空间缩窄的发行情况下,发行包括“永续债(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在内的“二永债”(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可以通过外源性渠道丰富资本金来源,提升经营的稳健性。未来应不断优化政策和市场环境,拓宽符合条件的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行“二永债”、增资扩股、定向增发等方式补充资本。近年来,部分银行盈利能力承压导致内源性资本补充空间受限,从而转向发债这一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

  事实上,这已不是中国银行第一次发债“补血”。5月26日,中国银行曾发行完毕500亿元减记型二级资本债券。此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别于5月13日、5月19日各自完成发行4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除国有大行外,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于近期密集发行“二永债”补充资本。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商业银行发行“二永债”,能够有效提升资本金规模,增强银行造血能力。无论对于上市银行还是非上市银行,与其他资本补充方式相比,发行“二永债”可行性均较高。一方面,上市银行股价大多处于破净状态,不具备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进行资本补充的基础,较难获得投资者认可,发行可转债则面临转股阶段的不确定性,难以实现资本金的即时注入;另一方面,非上市银行大多为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相对较少,更需要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或永续债进行资本补充。

(责任编辑:蔡情)


本文地址:http://reddian.zp-jy.com/news/376e55999064.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爆款单品亮点纷呈 公募积极寻找规模抓手

“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透出什么深意

讲求务实积极有力 彰显回升向好信心

验配、质量、售后,坑不少:助听器,还是毁听器?

重庆市气象局与重庆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促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