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典型案例 涉及飞地腾退纠纷等

新闻热点 2025-09-14 17:59:49 43627
X

  光明网讯(记者 孙满桃)6月25日,最高障京第六届京津冀司法协作交流会在河北召开。法发发展飞地当天,布服全球聚焦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发布人民法院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典型案例,津冀纠纷为京津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协同先行区、示范区提供更加有力的典型司法服务和保障。

  记者注意到,案例此次发布的涉及典型案例涉及飞地腾退纠纷、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腾退全球聚焦海洋环境公益诉讼执行、最高障京租赁合同纠纷调解、法发发展飞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调解等各个领域。布服

  其中,津冀纠纷案例一为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某分局某监狱诉天津市凯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案。协同此案是典型人民法院妥善解决飞地腾退纠纷,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

  案情显示,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某分局某监狱(以下简称北京某监狱)与天津市凯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凯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就北京某监狱享有出租权的北京清河农场地块,约定由天津凯某公司承包其中一块土地,如期限届满不再承包,北京某监狱应当赔偿地上树木经济损失。

  北京清河农场是北京市位于天津市的一块飞地(行政上隶属于北京市,但地理位置位于天津市境内)。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后,天津凯某公司意欲续签合同,但因案涉土地划归首某集团统一规划管理,用于建设京津现代农业示范区、京津合作示范区,因此北京某监狱未再与之续签合同。

  因土地腾退及清算问题,北京某监狱向法院起诉,要求天津凯某公司腾退土地并支付土地使用费,天津凯某公司则就地上树木赔偿问题提出反诉。

  审理法院认为,京津现代农业示范区、京津合作示范区建设期间,北京清河农场相关土地租赁合同陆续到期,承租人多为天津当地村民,且已承租一、二十年,合同到期后极易引发土地腾退和土地使用费纠纷,影响社会稳定。

  法院认为,案涉土地有其独特的历史沿革与功能转型背景,案件的处理既要在法律框架内“定分”,又要防止矛盾激化,切实做到“止争”。

  因此,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传承马锡五审判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多次赴现场勘察,组织各方当事人核查情况,多次与林业、土地等部门沟通交流,听取化解和预防类似纠纷风险的意见建议。

  2024年4月,北京一中法院作出民事判决,判令天津凯某公司腾退土地、支付占有使用费,北京某监狱支付树木赔偿款。

  一审判决宣判后,各方当事人均未提出上诉并协商履行完毕。

  最高法认为,北京清河农场是北京市唯一一块位于天津的飞地,此处设有京津现代农业示范区、京津合作示范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4+N”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接平台之一,也是京津两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双城联动发展的重要举措。

  针对案涉土地上存在的腾退与赔偿纠纷问题,法院优化案件处置流程、形成类案示范效应,探索形成飞地权责分配等裁判规则,妥善化解纠纷矛盾,不仅平衡各方利益,更在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责编:刁慈 ]
本文地址:http://reddian.zp-jy.com/news/468c52099011.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多地突破40摄氏度 西班牙和葡萄牙遭遇今年第二轮热浪袭击

119.66 亿 元 !红 火 收 官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115亿!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115亿!

慕尼黑车展:历史老城遇见现代车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