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罕见病压垮这个家

新闻热点 2025-09-15 03:55:11 79

那天的让罕协和医院罕见病门诊格外忙碌。在候诊区的见病角落,我注意到一对30岁出头的压垮热点瞭望夫妻——年轻的丈夫佝偻着背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让罕脸颊和额头上布满了暗红色的见病溃烂伤口;妻子站在一旁,手里攥着一沓病历。压垮

我走上前问:“您好,让罕我是见病医院的医务社工,有什么可以帮到您吗?压垮”

妻子抬起头,眼神里闪过一丝迟疑,让罕低声说:“我们是见病热点瞭望从甘肃来的,看了12年病,压垮一直没确诊。让罕”

原来,见病丈夫叫赵佳飞,压垮妻子叫梁青青。十多年前,赵佳飞还是个24岁的健壮小伙,直到反复高烧、肺炎、皮肤溃烂一次次将他击倒。他们跑遍了西北的医院,医生们摇头说“查不出病因”,只能一次次用抗生素勉强压住感染。

“最严重的时候,他连水都咽不下去。从嘴到嗓子,溃烂得不成样子,连一口饭都吃不下,只能靠一点点的流食勉强维持生命,瘦了几十斤。因为关节的肿胀,一条腿已经完全无法行走。”梁青青的声音有些发抖。

久闻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医学科是治疗罕见病的权威,这次来北京,是他们最后的尝试。初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他们住在最便宜的旅馆。潮湿的环境让赵佳飞的肺部感染加重,直到他们遇到了协和医院的罕见病团队。医生没有急着开药,而是花了整整一个小时,仔细询问病史、查看每一张旧报告。梁青青说,那是10年来第一次有医生对他们说:“别急,我们慢慢找原因。”

评估完他们的困境后,我立刻联系了同心圆协和“爱心小家”项目——一个为贫困患者提供免费临时住宿的公益资源。当我告知梁青青住宿安排好后,她哽咽着说:“从来没想过,在北京还能有个‘家’。”“爱心小家”虽然房间不大,但干净温暖。住了一晚后,赵佳飞说:“这儿真好,我昨晚睡了这几个月最踏实的一觉。”

接下来的日子,我协助申请医疗救助、协调多学科会诊及入院、联系罕见病公益组织。等待10多天后,赵佳飞的病因终于明确——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一种极罕见的免疫缺陷病。虽然治疗依然漫长,但有了精准的诊断和药物,他的感染逐渐控制住了。

不久前,在罕见病病房访视时,我见到他们正和4岁的女儿视频。孩子说:“爸爸快回家。”赵佳飞笑着答应,挂断后却偷偷抹了眼泪。梁青青说:“以前怕自己撑不住,现在……我们想看着闺女长大。”

在10多年医务社工职业生涯中,我见过太多生命的苦难,但也见证过无数像赵佳飞一家这样的坚韧。疾病或许能摧毁一个人的免疫系统,却摧毁不了爱、尊严和希望。每当看到他们的背影,我就想起那句话:“医学治愈的是身体,而温暖治愈的是人生。”

在这条抗击罕见病的路上,他们有更多的同行者。我们或许无法改写命运的剧本,但至少,可以让每一段挣扎的旅程,少一点孤独,多一点光。

(作者为北京协和医院社会工作部医务社工)

(责编:乔业琼、杨迪)
本文地址:http://reddian.zp-jy.com/news/535d7799387.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墨彩通感·美学新境:房建平“玄响”艺术展在京启幕

贵州发现新物种大娄山绣线梅

新华社权威速览丨关于保护利用抗战纪念设施、抗战文物,这场记者招待会说了这些

湾区追梦,精彩绽放——写在残特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2025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交流展示活动在浙江黄岩启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