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野生亚洲象种群保持健康繁衍态势
新华社昆明8月12日电(记者赵珮然、国野王贤思)8月12日是生亚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洲象种群热点速报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保持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健康种群结构稳定、繁衍生育率稳步提升、态势小象存活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国野显示我国野生亚洲象种群保持健康繁衍态势。生亚
亚洲象是洲象种群亚洲现存体型最大的陆生动物、热带森林的保持旗舰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健康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濒危”物种。繁衍热点速报我国野象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态势普洱和临沧等地。国野近年来,云南野象数量稳步增长,从1976年的140多头增加到如今的300多头,保护管理成效显著。
“从监测数据看,野象的种群结构趋于健康、稳定。”国家林草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主任陈飞介绍,亚洲象是典型的群居动物,有较为复杂的社群结构,家庭由成年雌象及其子女组成,两个或多个姊妹雌象及各自子女组成家族,即人们常说的象群。
“一个家族通常有8到15头野象,由最年长的雌象担任家族的首领,引导象群迁移、觅食和休憩。”陈飞说,当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规模,血缘关系较近的姊妹或母女会带着自己子女成立新的家族,寻找新的栖息区域。
“近一两年,几乎每个象群都会有新生小象,在象群的呵护下健康成长。”野象监测员刁发兴介绍,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近1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活着59头野象,分成7至8个象群活动,每个象群都有稳定的成员结构,各象群的交流十分密切。
“小象的存活率高意味着野外种群的健康状态和发展趋势是比较良好的。”陈飞说,象群交流频繁,也充分说明了栖息地的自然环境,包括食物、水源等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生存保障。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3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本文地址:http://reddian.zp-jy.com/news/55b4699898.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